基础教育发展部
当前位置: >>首页 >>新闻中心 >>新闻动态 >>正文

【润之班】“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导师工作坊”在一师高新二小举行研讨活动(四)

2021年05月20日

5月19日,“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曾晓洁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导师工作坊”在一师高新二小举行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。首席导师曾晓洁、名师喻萍和王艺霖、石慧等老师与国家一流专业小学教育“润之班”全体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
活动由研讨课《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》和《藏在诗词中的“志”》两部分构成。

《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》由来自一师一附小的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田地执教,《藏在诗词中的“志”》则是由一师高新二小名师谭晓芳主讲。

《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》是三年级习作单元介于课文和习作例文之间的一个模块。田老师先是通过诗歌《透明男孩》打开了同学们“通往世界的‘大门’”,引领同学们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,捕捉想象的两大特质——“奇特”和“有意思”。顺着同学们的兴趣,田老师根据教材给同学们现场创作了一幅奇特的“指印画”,同学们被“激活”,大胆展开想象自由创作,课堂氛围十分活跃。

田老师鼓励同学们展示其作品,并向大家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。利用著名的想象故事作品自然过渡,田老师接着又开展“小组合作续编故事”的活动,小组成员上台接龙编故事,引导在座学生从“想得新奇”“讲得清楚”“编得有趣”三个维度去评价。田老师以她极富感染的表现力,在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中悄然营造了一个奇妙的想象世界,同学们十分沉浸。

谭晓芳老师呈现的拓展课《藏在诗词中的“志”》则让大家看到了别出心裁的诗词教学。

以课内的三首古诗复习导入,归纳提炼出诗歌“托物言志”的手法后引出拓展诗词,群诗阅读,灵活设疑让学生自主生成对李纲《病牛》中“牛”意象的诠释,即诗歌中“物”的特点,就势启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来感受诗歌中“志”的意蕴。

后面两首诗歌《青松》和《卜算子·咏梅》则由学生合作交流,借助学习单和课件上的创作背景等相关资料共同完成课堂任务。

学生自主分析时,谭老师有意引发对关键词的关注,在“压”“挺且直”的品读中了解青松的特征进而领悟诗歌中的“志”。《卜算子·咏梅》教学过程中的精彩设问“‘梅’是一种什么样的梅”“仅仅只是在写梅吗?”与“物”的特点和“志”的内涵一一对应,二者紧紧“相融”的特点,在学生的自主探索中水到渠成地显露出来。课堂借诸多富含“志”的诗歌配乐诵读收篇,内容的丰富与情感的点缀恰到好处。

研讨环节,田老师以“挖掘新旧教材,前后、上下勾连;抓住想象特质,激发学生兴趣;结合具体情境,引导学生想象”为思路,从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两个角度进行说课。

谭老师则谈到,考虑教材、学情、内容、体裁以及“如何学”“如何教”等层面,尽可能丰富这堂课的内涵,让学生体味真正的咏物情怀。

曾晓洁提到两堂课课型均富有创新性。曾教授用“爱”“趣”“理”三字,凝练地概括了田地老师的课堂,肯定了谭晓芳老师主题和重点把握、板书设计、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。

润之班同学就“候答需要注意什么”等问题向老师请教,并向老师分享自己对课堂的创新性想法,彼此交流中迸发出了思想的火花。


版权所有©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基础教育发展部
地 址: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邮 编:410205 
湘ICP备05000548号 湘教QS1-200505-000191
管理:基础教育发展部